孔雀美文网 > 文学百科 > 东北林大岩土工程学科概况、科学研究、学术梯队

东北林大岩土工程学科概况、科学研究、学术梯队

文学百科 时间: 推荐访问: 东北林大土木工程
一、学科概况 岩土工程学科成立于2011年,以土木工程一级硕士点学科为平台,整合了学院道路与铁道工程学科岩土工程方向、桥梁与隧道工程学科桥梁基础工程方向的研究优势,于2012年正式招生。学科建立初就本着高起点的建设标准,积极开拓,发挥优势,力争建设成为立足于东北寒区,面向全国,具有一定特色的岩土工程学科。  二、学术梯队 学科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5人,讲师6人。学科教师全部拥有硕士以上学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8人,年龄结构合理、学历层次较高,学科成员均为中青年教师、是一只团结、富有创造力的学术队伍。 三、科学研究 学科成员理论功底扎实,科学研究经验丰富,近5年来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交通部重点科技项目、黑龙江省交通厅重点科技项目等科研项目2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500余万元,发表学术文章近百篇,其中SCI、EI检索40余篇;同时面向社会大力开展技术服务工作,先后承担各种工程项目10余项,扩大了学科的影响力。学科以培养应用型和研究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经过多年的研究积累,逐渐形成了地下工程及结构动力分析、土动力学与地基抗震、环境岩土及生态恢复三个研究方向。 地下工程及结构动力分析:主要研究地下工程结构的计算原理、设计方法及施工监测等。 土动力学与地基抗震:震动作用下土的力学性能和工程性质,以及土动力学的理论与试验方法研究;地基及基础的抗震设计及理论研究。 环境岩土及生态恢复:主要研究由于人类多种活动引起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工程建设后生态环境的恢复。 四、研究生培养 学科从2012年正式招生,目前在读硕士研究生17人,研究生培养采用导师负责制,同时坚持课堂讲授与自学讨论相结合、课程学习和科研工作并重的教学方式,紧密结合工程实践,既要使硕士生深入掌握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又要使他们掌握独立从事科学研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同时建立研究生的联席讨论制度,增强学术交流,从而建立互相促进,优势互补学术氛围,形成良好的研究环境,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五、学术交流与合作活动 学科注重与国内外大学及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思路,邀请著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积极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会议,拓展学术视野,以提高学科科研水平。学科成员先后成功组织了寒冷地区滑坡学术研讨会以及第七次亚洲地质灾害与减灾国际研讨会,同时与日本、俄罗斯、加拿大、意大利等国家的研究机构以及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省寒地建筑科学研究院、沈阳建筑大学等国内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机制,大大促进了学科的发展,提高了学科学术声誉和研究水平。 六、科研、学习环境与条件 学科设有岩土工程实验室、渗透实验室、低温实验室等,实验设备先进,教学和科学研究环境优良,具备承担岩土工程领域的各种科技攻关和技术服务能力。     学科配备岩土工程研究室,为研究生提供上网查阅资料、学习交流的场所,同时共享土木工程学院资料室,可以查阅各种科技文献和期刊资料。
      实验室一览   野外科研活动    对外合作交流    学科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