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美文网 > 故事 > 励志故事 > 残疾名人的励志故事范文(精选4篇)

残疾名人的励志故事范文(精选4篇)

励志故事 时间:

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残疾名人的励志故事范文(精选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 残疾名人的励志故事

中国第一位残疾人博士后吴耀军

1996年10月25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测试工程的一间普通教室里,一位留着平头,戴着深色眼镜,面容清癯的年轻人站在讲台上。他的面前除了一本厚厚的博士论文集,还有一根发黑的拐杖。

那里正在进行一场博士论文答辩,素来爱挑剔的老教授们不时地报以热烈的掌声。这位拄着拐仗作博士论文答辩的年轻人,就是我国第一位自学成才的残疾人博士后吴耀军。

出生7个月,一场病魔夺去了吴耀军一条健康的腿。童年的不幸和寂寞也把自强不息的精神深深烙印在幼小的心灵谷底。

33年前的一个黄昏,江苏省丹阳市农村一个普通农家小院,一条新生命打破了小院往日的宁静。小耀军长到了7个月,有一天突然哭闹不止。医生诊断是脑膜炎(后被确认为误诊),结果落下小儿麻痹症。望着尚在襁褓中嗷嗷待哺的残腿儿子,父母哭成了泪人,儿子以后的路该怎样走呵!8岁,到了读书年龄。同村小伙伴唱着《读书郎》蹦蹦跳跳地上了学堂,可他却没有这个“权利”,躺在病床上的小耀军,撕打着床上的衣物,哭喊着非要上学,读书似乎是他与生俱来的情结。父母亲都是斗大字不识一个的庄稼汉,他们又何尝没有想过送儿子进学堂?在村小学的一间教室里,正书声琅琅。窗外,一个拄着拐杖的孩子伸长了脖子,倚着窗台往教室里探头。他紧紧盯着教室的黑板,担心漏掉一个字、一道题,他没有书本笔墨,只好靠一根拐杖支撑着沉重的躯体,用脑子强记黑板上的资料。下课的铃声响了,他重重跌倒在台阶上。最终,在一个雨天,这位满身泥水,一脸泪水、汗水的残疾孩子瞒着父母,斗胆推开教室的大门,“啪嗵”一声跪下了:“教师,求求您收下我吧,我要读书!”执拗的小耀军用一颗泯灭不掉的渴望读书的心,感染了学校所有的教师,也感染了为他整日担惊受怕的父母。学校破例收下了这位拄拐杖的特殊学生。

然而,生活并没有因他的不幸而怜悯他。由于长时间倚着拐杖走山路,小耀军细嫩的腋窝,被磨破、磨肿。钻心的疼痛,再无法使用单拐支撑身体重心。为了求学,不耽搁每一天的课程,他干脆丢下单拐,爬着去上学。路上的碎石一次一次刮破他的膝盖和肘部。一天,当伤痕累累的吴耀军爬进教室时,学校水泥地上留下了一条几米长的血路!在小耀军的每学期家庭报告书中,年年都记载着“三好学生”的印记。1976年9月,吴耀军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县立重点中学,成为全乡唯一的秀才。初中3年,吴耀军不仅仅自学完了高中全部课程,并且还学习了大学数学的一部分课程,还利用业余时间,学会了英语、俄语和德语三国语言,并且自学了计算机应用技术。

然而,命运并没有垂青这位天资聪明、意志坚强的孩子。

初中毕业,吴耀军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无锡某中专学校。或许是世俗的偏见,拖着一条残腿的吴耀军最终没能跨进学校的大门,但他从没放下心爱的书本。1981年,信心十足的吴耀军走进高考的考场,结果以高出录取分数线30多分的成绩考入南京某全国重点大学。同样因为身体的原因,再次被拒之门外。此时此刻,他明白,命运的无常和叵测是无法预测的,自我的命运掌握在自我的手中,仅有靠自我的孜孜以求,命运才会低头。

1982年初春,吴耀军当上了一名代课教师。吴耀军的化学知识基础好,并且自学了许多化工技术。所以,他在1985年夏天受命于危难之际,离开学校,到乡办有机化工厂担任了技术员。到工厂后不久,他发现产品因为技术含量低、市场小,导致了产品严重积压,工厂连年亏损。他提议转产,自我整天拄着拐杖坚守生产第一线,同工人一道解决技术上出现的道道难题。由于产品质量好,适销对路,半年不到,这个工厂就赢利近20万元。随之,吴耀军被提升为技术科长,之后又担任了技术副厂长。1988年冬,在镇江出差时,吴耀军无意中从一份《光明日报》上发现一条消息:1989年全国将在具有大学同等学历的人员中招收一批硕士研究生。这条消息使他如获至宝。而这时候,离考研仅有两个月时间。为了不影响同宿舍的工友休息,他每一天晚上等别人睡觉后,拿着从别人那里借来的复习资料躲到厕所里,借着微弱的灯光苦读。由于光线太暗,为了离灯光更近些,他搬来两张板凳叠在一齐,自我则高高在上捧读不已。

最终,一辆绿色的邮车将招生办的信送到他刚从车间出来、沾满油污的手里。打开信,他惊呆了,他怎样也不相信自学参加的考试成绩竟夺得本考区第一。随后,宁夏大学又给他寄来了赴银川参加复试的通知书。刻不容缓,吴耀军简单地收拾一些日常用品,按规定时间赶到银川参加复试。结果顺利经过,他太兴奋了。回到老家江苏,静候着大学录取通知书。就在这时,校方来信:因他是单腿残疾人,户口又在农村,不能被录取。闻此消息,吴耀军几乎晕倒过去。多舛的命运又一次戏弄了他。

求学之路,两次沉重的打击并没有击垮吴耀军的坚强意志,反而更触动了他发愤读书的活力。他不相信杯具总是这般重演。吴耀军开始上访。穿过北京西单那条狭长的老胡同,在国家教委吴耀军向人们讲述着一根拐杖单腿求学道路上的艰辛,向人们展示了那条残腿的曲折动人的经历。教委的有关领导被深深打动了,按照国家教委有关规定,吴耀军最终被录取为宁夏大学数学系硕士研究生。于是,一个仅有初中文化水平的残疾青年,靠自学考上研究生,走上了大学的讲坛。

1992年7月,吴耀军以优异成绩毕业,并获宁夏大学数学系硕士研究生学位。吴耀军回到阔别三载的故乡江苏镇江,走上了华东船舶工业学院的讲台。每一天,他都要拄着拐杖艰难登上四楼为学生授课。一天两节课,一般健康的教师也会感到口干舌燥,很辛苦。而吴耀军每一天要拖着一条残腿从楼下楼上又到三尺讲台,那里蕴含着怎样一种坚韧不拔的意志和“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啊!大学生们深深地敬佩这位身残志坚的教师。在一次学校毕业典礼上,一位女大学毕业生给予他这样的评价:“吴教师身残志坚,他顽强的意志,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深深地感动着我们,鞭策影响着我们。他将永远地成为我们学习的楷模……”当上大学教师后,吴耀军的自学习惯仍然没有丢掉。在艰难的求索中,他又逐渐迷上了计算机图像处理,并产生了报考这个专业的博士生的想法。

考博士生的大部分考试课目没学过,复习时间却仅有3个月,同时他又一个人承担着90多人的高等数学教学工作,工作已经够繁重了,其艰难可想而知。可是,从苦海里挣扎出来的吴耀军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夏日炎炎,江南多蚊虫。为了专心学习,穿

着长裤、衬衫,仔细备好课,再自学,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努力。结果,他不仅仅圆满完成了全额教学任务,并且顺利地参加了博士生考试。

1993年12月17日,一封烫金的录取通知书最终飞到了吴耀军手里——他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14系录取为博士生。

在南航大的两年多时间,吴耀军的学术道路经历了若干次转折,从硕士生的数学专业转到博士生的“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专业。这意味着他要在这两年半时间内掌握这个专业从本科到博研10年的学习知识。而在博士生期间,因为研究课题的需要,他又先后转换了控制理论、智能结构、计算机仿真、力学、复合材料、现代非线前沿科学以及智能复合材料结构等多个学术领域,自学了30多门课程,撰写了12篇具有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还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采用神经网络的强度自适应复合材料结构研究”、航空科学基金项目“智能复合材料飞机外形构件的研究”,提前半年完成了长达20多万字的博士论文。天道酬勤,全班47位博士生,吴耀军是唯一一个提前半年走到答辩台上的。

1996年11月初,吴耀军如愿以偿,将到上海交通大学震动冲击噪声国家重点实验室做博士后。博士生毕业前夕,深圳一家公司曾开价8000元月薪“招募”他。用他自我的话讲,随便到南京市珠江路电脑一条街上找家电脑公司,一个月拿一两千元也应当没有问题,但吴耀军还是放弃了这些机会。当记者问及为什么继续留在清苦的学术界,吴耀军的回答是:“我们国家的总体科技水平还很落后,如果每个人都把自我的最大本事发挥出来的话,它的前提高伐将会快得多。国家培养我们走到这一步,我应当承包一些职责田。”雄心永驻,壮志弥坚。拄着拐杖的吴耀军,站在世界科技前沿领域里,又开始了艰难的跋涉。

第二篇: 残疾名人的励志故事

把爱写在左手

有一个新认识的朋友,他很阳光,喜欢各种娱乐和运动,尤其喜欢打篮球。他打篮球的方式很奇特,总是用左手运球,居然能用单手在人群阻挡中准确地投篮。其实,他这样做的原因并不是出于卖弄球技,而是因为他仅有一只手。这只神奇的左手居然能打一手好球,写一手好字,甚至能在钢琴上演奏出动听的乐曲。

更让我敬佩的,是他对生活乐观的态度和健康的心态。他的言语总是那样的亲切。他工作努力,与同事朋友的关系融洽,与客户的交流愉悦。常常得到老总的嘉奖……见过许多因为身体残疾心理也一同“残疾”的人,所以一向不理解他的“健康”。直到有一天,见到了他的家人,我才醒悟。

那天,我和一个朋友去他家看他,他的父母十分热情,请我们留下吃饭。

他们一家人都很热情,谈起他的时候,言语之中总透露着无尽的温情爱意与骄傲、自豪。

聊了半个钟头之后,晚餐准备好了,大家就围坐在桌前,品尝起他母亲做的美味佳肴,我也成了左撇子……

那一刻,感动如潮水般涌上心头,我从来都没有想象过,这个世界原先还有这样真挚而细致的爱。一家人为了给自我残疾的仅有一只左手的亲人一个平和而正常的环境,一齐改掉自我坚持了几十年的使用右手的生活习惯。

成长能够想象,在他年幼时用左手第一次笨拙地拿起筷子,夹起一片菜叶时,他的家人也正同样笨拙地、用左手反复练习那个动作,直至成为习惯。而这样的习惯与爱伴随着他,与他一齐成长。为了让他健康乐观地生活,他们把所有的爱,全部写在了左手上.

第三篇: 残疾名人的励志故事

张海迪轮椅上的梦

张海迪,1955年9月出生于济南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她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欢乐而活泼,成天蹦蹦跳跳跑来跑去,似小燕子般到处飞翔。可惜,蹦蹦跳跳的时光是那样短暂。1960年一个明朗的早晨,玩具室里刚上完一节“课”,她和小同伴们嘻笑着朝门外跑去,忽然跌倒了。从此,双腿丧失了知觉,张海迪也丧失了关于腿的记忆。

张海迪病情反复发作,十分难治。五年中,她做了3次大手术,脊椎板被摘去6块,最终高位截瘫。这样,原先天真活泼的张海迪,只能整天卧在床上。当年,医生们一致认为,像这种高位截瘫病人,一般很难活过27岁。

看着伙伴们高高兴兴地背着书包上学校,最终有一天,张海迪按捺不住心中的渴望,对妈妈说:“妈妈,我要上学!”可是因为自我的生活不能自理,所有的学校都不接收。

病魔是无情的,每当病痛折磨她时,坚强的张海迪没有流泪,疼得实在厉害时,为了分散注意力,她就猛揪自我的头发,打算用一种疼痛来代替另外一种疼痛。渐渐地,她揪下来的头发,都能编成一条辫子了!

对张海迪来说,家是一所特殊的学校。在这个特殊的学校里,聪明、好学的张海迪学拼音,学查字典,学一个又一个生字。她趴在床上,用胳膊支撑着身体抄书,学完了一本又一本小学课本,没有人催问,没有人检查督促,更没有考试和考试中的竞争,全靠着自学。努力是加倍的,成功的喜悦也是加倍的。于是,她的学习自觉性、学习乐趣与生活的意志,还有思维本事,便随着知识一齐增长起来了。经过非同寻常的努力,她还练素描、学写生、临摹名画、学会了识简谱和五线谱,并能用手风琴、琵琶、吉他等乐器弹奏歌曲。

1970年4月,张海迪跟着带领知识青年下乡的父母,来到没有电灯和自来水、生活也十分艰苦的农村生活。她发现小学校没有音乐教师,就主动到学校教唱歌,课余还帮忙学生组织自学小组,给学生理发、钉扣子、补衣服。

当看到当地群众缺医少药带来的痛苦,张海迪便萌生了学习医术解除群众病痛的念头。她用自我的零用钱买来了医学书籍、体温表、听诊器、人体模型和药物,努力研读了《针灸学》、《人体解剖学》、《内科学》、《实用儿科学》等书。为了认清内脏,她把小动物的心肺肝肾切开观察,为了熟悉针灸穴位,她在自我身上画上了红红蓝蓝的点儿,在自我的身上练针体会针感。

起初,她在白菜疙瘩上、在萝卜上扎。在白菜疙瘩上进了几天以后,就在她自我身上进针,她觉得医生就是要这样,首先要自我感觉。曾有人问她,海迪是不是你的腿没有知觉,你的胸以下没有知觉,你在自我身上扎针不痛苦啊?她说:“恰恰相反,我最开始针灸的时候,是扎自我最疼的地方,比如脸上的穴位,包括印堂穴,扎了以后是什么样的感觉,我要明白。”功夫不负有心人,她最终掌握了必须的医术,能够治疗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在十几年中,为群众治病达1万多人次。

第四篇: 残疾名人的励志故事

手指创造的奇迹

横跨曼哈顿和布鲁克林之间河流的布鲁克林大桥是个地地道道的机械工程奇迹。

1883年,富有创造精神的工程师约翰·罗布林,雄心勃勃地意欲着手这座雄伟大桥的设计。然而桥梁专家们却劝他趁早放弃这个天方夜谭般的计划。罗布林的儿子,华盛顿·罗布林,一个很有前途的工程师,确信大桥能够建成。

父子俩构思着建桥的方案,琢磨着如何克服种种困难和障碍。他们设法说服银行家投资该项目,之后他们怀着无可遏止的活力和无比旺盛的精力,组织工程队,开始施工建造他们的大桥。

然而大桥开工仅几个月,施工现场就发生了灾难性的事故。约翰·罗布林在事故中不幸身亡。华盛顿的大脑严重受伤,无法讲话也不能走路了。谁都以为这项工程会所以而泡汤,因为仅有罗布林父子才明白如何把这座大桥建成。

然而尽管华盛顿·罗布林丧失了活动和说话的本事,他的思维还同以往一样敏锐。一天他躺在病床上,忽然一闪念想出一种能和别人进行交流的密码。

他惟一能动的是一根手指,于是他就用那根手指敲击他妻子的手臂,经过这种密码方式由妻子把他的设计和意图转达给仍在建桥的工程师们。

整整13年,华盛顿就这样用一根手指发号施令,直到雄伟壮观的布鲁克林大桥最终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