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过境迁

名言名句 时间: 推荐访问: 时过境迁 物是人非

在我年少和年青的时候,城市交通极为不方便。主干道很少,马路很狭窄,几条有限的公交车半小时乃至几十分钟一趟那是很正常的事。候车的人群密密麻麻,情绪焦躁不安,从来没有队形。望眼欲穿的好不容易盼来了一辆车,慢悠悠的开过人群,停在前方,还不及时打开车门。这时候车的人们像打了鸡血似的拼命追赶着车,拍打着车门。身强力壮的蜂拥至前,有时二,三个人并排挤在门口,互不相让,谁也上不去。后面大群的乘客争先恐后的往上挤。不等人站稳,车便启动,车门上还悬挂着人。剩下的老弱乘客被远远的甩在车后的滚滚尘土中。

弹指一挥间,风雨几十年。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道路拓宽了,干道增多了,空气明净了。“的士”这个泊来词招手即停。立交桥,轻轨,公交车四通八达,条条大道通罗马。除了上下班高峰期,余下时间车厢显得宽宽敞敞,此时的城市文明与精神面貌尤为突出。广播里响着悦耳的歌声,间歇播着礼仪提示用语。碰到老弱孕乘客,大多学生摸样的年青人赶紧起身让座。一派和谐景象,真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啊。

温良恭俭让除了“俭"外,是我的一贯秉性,是与生俱来的。既是我的优点,也是我的缺点。乘车让座是我下意识的一种习惯。年轻时是出于礼貌,现在并非出自内心。所以我喜欢坐在靠窗或车的后排,这样干扰少。坐在靠走廊的座位,我会坐不安神的,碰到需要座位的乘客,我会随时毫不犹豫的起身。尽管我也五,六十岁了,到了不适宜让座的年龄,可我就是坐得不心安理得。

有一次的让座,让得我记忆深刻,记忆犹新。

那是一天下午5点钟下班了,车很挤,我坐在后门的第一排靠走廊的座位上,从前门挤过来一位头发花白的女性,我不假思索的站起来,请她入座。她连连摆手,看了我一眼,说,你年纪也不小啊。说的我无比的尴尬,我再看看她,年龄可能比我要小,只不过头发白点,衣服旧点而已。

通过这次让座,我有了点悟性。如今的年代,心态都普遍年轻。不到七老八十是不想显老的,也很在乎别人的眼光。记得一次看电视,中央3台综艺频道,“我要上春晚”节目,有一位59岁的演员表演耍功夫。台下嘉宾点评说,六十来岁的人了,能有这样的功夫,真不简单哪。主持人董卿马上纠正,“没有来,59岁”,多么善解人意的知识型女性啊。

社会在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都在进步。六十岁的年龄,四十岁的心态,再拥有一颗三十岁的心脏,时代变迁的象征。

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