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美文网 > qq日志 > 伤感文字 > 记忆中的北京小吃和美食

记忆中的北京小吃和美食

伤感文字 时间: 推荐访问: 记忆中的美食

身为北京人,至今没有机会尝尝老北京的豆汁和焦圈,偶然在书中看到这段描写豆汁的文字极有意思,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也许只有老北京才能体会:“北京的豆汁,入口有一股霉馊味,等细细捕捉,那味道悠游飘渺,极至无以捕捉,含在口中片刻,此味回转,有如进入到原始森林,从谷底飘来些草香,一缕小风吹来,飘然而去。等喝到第二口时,醇绵的陈香渐渐悠荡,此时特别适合吃一口焦圈,十分新鲜的焦香弥漫,这样的循环构成了喝豆汁的乐趣!”哈哈,这位仁兄真是太有才了!将喝豆汁的过程描写的如此生动!

有位同学看到我在微信发的这段文字,回应了一个笑话:话说在北京大街上将一人按倒,灌了一碗豆汁,起来找你打架的一定不是北京人,找你要焦圈的才是。由此可见焦圈与豆汁有着千丝万缕、割不断的关系。

说起北京的特色小吃,有“老北京小吃十三绝”一说,包括豆面糕、艾窝窝、糖卷果、姜丝排叉、糖耳朵、面茶、馓子麻花、萨其玛、焦圈、糖火烧、豌豆黄、豆馅烧饼,奶油炸糕等,口味与众不同,各有特色。我印象中最喜欢的有几样——褡裢火烧、豌豆黄和艾窝窝。褡裢火烧是老北京常见的汉族名点,相传褡裢火烧由顺义人氏姚春宣夫妻在1876年创制。制作时,用面片装入肉馅,在饼铛上烤制而成,有点象今天的锅贴儿。因其形状为长条型,类似古代背在肩上的褡裢,故名褡裢火烧。艾窝窝是北京一款用糯米制作的清真风味小吃,其特色是色泽雪白,形如球状,质地粘软,口味香甜。豌豆黄,顾名思义,是用豌豆为原料制成的甜点,入口有一种豆香。

前几日看到有位北京老同学在微信朋友圈中分享排队买烧饼的经历以及烧饼和火烧和的区别——烧饼有芝麻,火烧没有。随之想起小时候喜欢的大顺斋糖火烧,确实没有芝麻,只有芝麻酱。由此联想到妈妈烙的芝麻酱糖饼,刚出锅的外焦里嫩,飘着芝麻酱的香气,因为小时候很少吃肉,所以芝麻酱糖饼就成了记忆中的美味。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稻香村”的点心,比如萨琪玛和桂花糕,松松软软、甜甜蜜蜜,萨琪玛中加了青丝红丝,颜色非常诱人。小时候只有过春节时才能吃到这些点心,现在的萨琪玛已经失去了原汁原味。

很多北京人也许还记得老北京酸奶,最初的酸奶是装在一个个月白色的瓷罐中,非常粘稠,状如豆腐脑,要用小勺吃,而不是喝。初次吃酸奶我不太习惯那种味道,久而久之我竟然爱上了那种味道。澳洲的奶制品虽然很纯正,但是酸奶的味道实在不和我的口味,想念老北京酸奶。

说起老北京特色餐厅,高贵的当属位于北海公园内的仿膳饭庄,历史悠久,是京城有名的宫廷菜馆,以“满汉全席”著称。能去仿膳用餐纯属西门子公司对员工的奖励,那一年冬天医疗部庆祝SAP成功上线,大家辛苦工作了几个月终于有了成果,老板将庆功宴设在了仿膳饭庄。寒冷的冬日晚上,北海公园一片寂静,湖面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在幽静的月光下泛着清冷的光。晚宴上气氛异常热烈,除了特色菜品,餐厅制作的宫廷糕点小吃——肉末烧饼、栗子面小窝头等,颇受同事们欢迎。

还有一家比较平民化的餐馆——烤肉季,位于后海荷花市场银锭桥旁,很喜欢那里的肉末烧饼和传统清真菜肴。那晚朋友带我去烤肉季吃饭,他为我点了肉末烧饼、醋溜木须等特色食品,醋溜木须其实就是鸡蛋炒肉,但加入醋之后味道很特别,再加上我是一个爱吃醋的人,所以以后每到清真餐厅,我经常会点这道菜。饭后我们在后海边散步,街边是一串酒吧,热闹非凡,月色迷人,有人在划船,有人在放河灯,莹黄的灯火在水面上忽明忽暗,情侣们在岸边卿卿我我。后来朋友又带我来到柳荫街,著名的恭王府和郭沫若故居就坐落在这里,也是北京胡同游的好去处。

忽然间,很想念北京的故里,下次回北京要去那些熟悉的老地方走走,再去品尝记忆中的北京小吃。尽管北京的很多老地方已经不在了,很多味道也改变了,那昔日的味道永远留在了记忆里。

(原创作者:花影书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