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美文网 > 心情日记 > 寂寞 > 用仁慈和同情的心来看待这个世界

用仁慈和同情的心来看待这个世界

寂寞 时间: 推荐访问: 仁慈之心

这个世界不存在完全的理解。不同的眼睛看到不同的世界,不同的眼界造就不同的灵魂,我们原本截然不同,世界因此混乱不堪。为了和谐,为了共存,我们需要准则,教育,法律,道德。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孤独,我们依旧寂寞。

当我们说到理解别人的时候,不过是基于我们以往的经验做出的推断,准确的来说,是我们对别人的理解,而不是说我们理解别人。无论从理解的精确度还是情感深度来讲,我们都无能为力。

我们了解某人越多,可能越倾向于理解他。但是我们都拥有各自的家庭,不同的家庭又有不同的情感特征;我们都有不同的朋友圈,我们接触到人的性格又五花八门;一天有二十四小时,我们能够共同呆在一起的时间太少。即使我们共同走在一条大街上,可能你的注意力在建筑物上,而我的眼睛则盯在女人身上;即使我们看到同一句话,可能你思考的是这句话的意思,而我思考的是谁说了这句话;即使我们同时坐着什么都不做,可能你在回忆往事,而我在思考问题。这也许是为什么你觉得无法被即使是最亲近的人理解的原因。

我们之所以说我们理解别人,因为我们认为别人就是我们看到的那个样子,而那只不过是我们的一厢情愿。

理解本身已经异常困难,我们活在这个世界又是如此固执和坚韧。多数时候,我们选择沉默和坚强,那些最重要的想法只有天知地知自知。更为可怕的是,我们甚至没有耐心听别人指责、抱怨或炫耀,那些人通常不会像我们那样克制自己的真实想法。因此我们白天看到的永远是那个正正常常面带笑容的别人,而看不到像我们自己一样在夜里寂寞与恐惧的别人,那种寂寞和恐惧的力量远胜于原子弹爆发释放的能量。

还好我们的世界还有制造的可能并不完善的共同准则,统一我们看待世界的大致想法。我们试图根据这些公认的准则来分析那些被认为是犯了错的人,就像根据科学发现来分析机器故障。对那些被认为犯了错的人,我们表示无法理解。因此那些不认同准则科学的人有意识的隐藏起自己迥异于常人的一面,当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显得极其正常,当他杀人或自杀时,我们才发现他的陌生。

准则的好处在于给人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只要有了对错之分,我们便省去了在十字路口的迷茫和彷徨,义无反顾地勇往直前,理直气壮的固执己见。然而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我们的准则并非完美无瑕,科学的讲,并不存在绝对的真理,当我们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准则便牢牢地束缚着我们,并且在没有了对与错的世界里我们迷失了自我。

准则有时候可以细化成为无数个简单的词语,当准则与准则之间自相矛盾时,准则的弊端更显得淋漓尽致。这个时候我们往往不会认为是准则的错误,而是让自身处于两难境地,必须去做出一个权衡利弊的抉择。

电影《杀手没有假期》里的雷和肯可以在某种准则下毫无顾忌地杀人,他们可以无视杀人即是犯错的大准则。肯从某种程度上讲可以认为是仁慈的教徒,然而在他看来这与他杀生并没有关系。当雷在杀人时破坏了所谓准则时,又痛苦的难以调和。他在杀人的时候不会感到内疚,反而在看到医生解剖病人时感到恶心。杀人的时候并没有想到正义,当杀错人的时候反而认为应以正义之名剥夺自己的生命。故事中的三人皆因所谓准则而丧失生命,而雷的死显得无奈,哈里的死显得悲剧,肯的死却显得伟大!哈里把准则凌驾于一切之上,甚至是生命。

肯可以原谅别人破坏准则,却不会在破坏准则后争取自己生存的权力。更可笑的是,坚守准则的旅游景点售票员给人的感觉却是傲慢无礼,连一向正直的老哈里都不惜出手暴打他!影片中的点睛对白也许是哈里的妻子愤愤地和哈里说的一句话:那只是没有生命的东西。而哈里则不能容忍地痛骂妻子:你狗娘养的才是没有生命的东西。现实中的我们就像没有假期的杀手,无时无刻处于准则的折磨之中!(如果根据剧情分析,雷自杀时使用的不过是他明知的空弹枪而已,那么肯的死又显得多么可笑!剧情背后的真理让人不忍直视……)

虽然我们有了共同的准则,但是由于对待它的态度并不尽相同,衡量思想的尺度便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偏差,我们依然不可互相认同。

那些不认为准则正确的人理所当然的做着违背准则的事情,在遵守准则的人眼里这些犯了错的人使人无法理解。而那些违反准则的人对遵守准则的人同样无法理解。我们经常悲叹历史上那些在当时犯了错被后人认为伟大的科学家们超越了他们所生的那个时代。

把准则看得过重界限划分过清的人要更为矛盾。常常羡慕那些在准则与准则的边界随意游走的人们,他们显得游刃有余,因为他们更清楚什么是底线。

当准则之中掺杂上利益这个不可调和的试剂时,一切细微的小事情都变得更为复杂,我们脆弱的心在这样的人间必须变得足够强大。我们有了自己的原则,变得更加坚强,我们不对任何东西抱完全信任的态度,我们越来越善于交际,却越来越偏向沉默。渴望被理解,却拒绝收到虚假廉价的同情,我们在保护自己的同时,使我们陷入更加孤立的境地,开始对生活和人类感到厌倦和失望。

有时候我们觉得对待世界的态度有点片面,这个世界确实存在真假,后来我们分不清了虚实。我们必须学会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因为带来的后果没有人代替我们去面对,抱怨谁都没有用,我们变得更加小心翼翼,于是我们与别人之间的距离显得更远了。

大部分人都不会想当然的做一些自己认为错误的事情,那些犯错的人要么意识不到错误,要么是有某种思维支使他明知故犯。当我们追究影响他们最根本的因素时,可能要追溯到这些人的孩童时代,甚至追溯到社会发展的某个历史时期,也有可能引发我们对准则科学与否的怀疑。

当我们得知一个人将自己幼小的亲生孩子杀害并分尸时,我们对这个人产生了极度的憎恨。当我们思考这是为什么的时候,我们需要了解这个人。当我们要了解这个人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想知道他现在是什么样子,他以前又是什么样子,他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哲学上说人之初性本善,哲学上又说物质决定意识,当意识到这些的时候,我们是否会感到一种悲哀与无奈。

当爱憎分明的我们感到悲哀与无奈的时候便开始用一种仁慈和同情的心来看待世界,但同时也有人开始了抱怨社会。此时的人生在世自然地打上了宿命论的色彩,但无论上帝做何安排,我们绝不会摒弃爱憎分明的观点,只是多一份爱憎以后的仁慈和同情,使这个无奈的世界显得不那么冷漠。

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