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美文网 > 语录大全 > 人生感言 > 由路遥的作品谈阅读

由路遥的作品谈阅读

人生感言 时间: 推荐访问: 路遥小说作品在线阅读

编辑荐:路遥,这个颇受人们欢迎的作家离开我们已经二十几年了,但他的作品却不曾被人忘记,还在激荡着千千万万读者的心。阅读路遥的小说会让你有一种亲切地感受,感染每一个人并让人留下很多思考。路遥充满积极生活态度和理想主义激情的小说,确实影响了许多人的精神生活。

路遥之后,再无路遥!

这句话说出来显得很突兀。有的人可能会问,你这样讲,是不是路遥的作品无人能出其右呢?非也,而是很少有人能够再像路遥一样凭着类似《人生》、《平凡的世界》这样的作品激励甚至改变千万青年人的命运。

马云在十八岁时蹬三轮车送客人到火车站后,捡到一本《人生》。回来后如饥似渴地阅读,觉得自己的人生不能在脚踏板的轮回中流逝,下定决心终于考上大学,这才有了后来马云创立阿里巴巴。马云自己也曾动情地说:“是《人生》改变了我的人生!”

不禁要问,路遥的作品究竟有何魅力呢?

先从《人生》说起,主人公高加林落榜后回到农村当起民办教师,不需要像父辈那样奔波于田间地头去劳作。然而,工作很快被同村的大队书记的儿子抢走了,人生顿时变得潦倒不堪。这个时候,同村的女孩刘巧珍走入他的人生。刘巧珍虽然没有文化,但却真心真意地爱上了高加林这个“文化人”,她的爱质朴简单而热烈,而实际上她所得到的爱从一开始就是不平等,高加林在她的眼中是完美的,而她对于高加林来说只是在他失意时找到了精神上的慰藉。在重新回到所梦想的城市的文明生活,他和巧珍的话越来越少,巧珍能和他说的似乎也只有“母猪下了几个崽”这样的琐碎话语。而和城市女孩黄亚萍相处,他仿佛成了国际事件和政务的评论员,永远有说不尽的理想和缠绵的话语。陷入两难的境地的他,最终接受了黄亚萍的爱。而巧珍含着泪无声地离去,失望地嫁给了别人。当高加林的工作被人检举后,再一次回到农村,这个时候,他发现养育自己的土地是如此可爱与包容,自己失去的姑娘是如此美好。

读完《人生》后,会觉得高加林薄情寡义,喜新厌旧。可是,在那样独特的的社会背景下,农村青年都迫切地希望能够脱离土地,奔往城市。一边是懂事乖巧的巧珍,一边是城市知识女性黄亚萍;一边是养育自己的土地,一边是城市的繁华与优越;这其实是不公的命运和不甘平凡人生的激励对撞,也恰恰反映农村青年对于命运改变的无奈叹息。

八十年代的中国文坛,外国文艺思潮不断涌入,出现了许多新的文学流派和意识流。而当时路遥创作《平凡的世界》仍沿用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很多评论家认为这部作品写法陈旧,过于老套,甚至认为这是种文学的倒退。但是文学艺术不附属于评论家,真正检验文学的是读者。事实证明,路遥选择现实主义的手法是正确的,路遥通过十年的走访,以他细微的观察和细腻的笔端描写了在思想蜕变时期,陕北农村人民的艰苦生活和特有的文化心态,更试图在刻画孙少平、孙少安和田晓霞等人物在面对大胆的爱情和苦难的生活时的心态来探寻青年人的未来命运。

读《平凡的世界》,总有种血脉喷张的酣畅。在孙少平和田晓霞的身上总能看见自己的影子,而这些影子恰恰是我们已经丢失的。孙少平和田晓霞之间纯粹的爱情、孙少安开砖厂的本分与勤劳、少平在工地干活,晚上保持着读书的习惯,这些不都是我们曾经保有或希望得到的吗?前段时间,《平凡的世界》改编成电视剧后,反响平平,有人认为《平凡的世界》与当今时代脱离很远,很难再引起年轻一代的注意。然而这究竟是文学与时代的脱节还是时代与土地隔离呢?随着快速的城市化,今天的国人对于土地的情结不断虚化为对城市灯红酒绿的沉醉。城大了,心小了,再也装不下书籍这样的奢侈品了。倘若某天在火车站,你遇见了躺在地上的一本书,你是会像马云一样珍重地拾起,还是无动于衷地离去呢?

在校园内或许我们会听闻“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亦或“有那个时间就不如升级装备、追女孩来得实惠”这样的话语。其实,细细想来是很荒谬的。开卷有益,读书的乐趣在于你的自身的感受,而这种感受或是心境,或是学识,或是道理,或是心情。林语堂先生在《论读书》中盛赞李清照最得读书真谛,还记得李清照的“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言某事在某书第几卷第几行,以中否决胜负……”读书最忌名利,更忌为读书而读书,只需记得,读书是件幸福的事!

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上一篇: 人生自古谁无死 下一篇: 《风雨兼程》